 |
|
 |
聯系人:甄建英
電話:0350-8503388
傳真:0350-8503388
手機:15935059688
地址:山西省神池縣龍泉鎮崞水西街28號 |
|
 |
|
 |
 |
神池月餅產業發展的亮點、文化與思路 |
神池縣域不大,終年風眾雨寡,溫少寒多。但中原黃河文明與邊塞游牧文明相結合的特定縣域養育了特定的人民,特定的人民又創造了特定的文明,可以說,神池月餅就是神池人民用“胡油”*的地域性很強的靚麗鮮花,也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月餅文化。 一、亮點 (一)、擁有神池農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胡麻 神池盛產胡麻,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列為山西省胡麻生產基地縣,成為*的胡麻之鄉。胡麻的學名叫油用亞麻,是*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在神池種植始于東漢,且經久不衰。更稱奇的是它從遠古沿襲*今的天然耕作方式竟與現代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種植理念不謀而合,種植胡麻取決于特定的土壤、氣候和地理條件!洱R民要術》記載,“此宜白地種”。白地就是不加肥料的土地,胡麻適宜白地生長,有生長期短、抗寒耐瘠、省水省肥、喜低溫、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強等特點,正適合神池無霜期短、土地貧瘠、高寒風沙的地理自然條件!昂樯霉,天冷長得快”,所以胡麻經過長期與同類競爭、自然界的篩選和社會的決擇,得天獨厚地能在神池境內立地生根,被廣泛地大面積種植,物競天擇,傳承*今。胡麻生產的迅速發展,使盛夏的神池大地,變得花團錦簇,萬紫千紅。淺藍色的胡麻花,織成一幅幅綢緞,披掛在山坡上、田野中。香流滾動,如詩如畫。 “民風淳樸皆道憨,胡麻莜麥香滿山”。展現出綠色胡麻的強大生命力。 (二)、擁有地道而品質優良的神池對外準品牌——胡油 神池境內傳統油坊遍及城鄉,是*的胡油之鄉,所產胡油被列為山西名特產品!吨袊鴮崢I志·山西卷》記載,神池榨油業始于明弘治年間(148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清同治年間兵部尚書、壽陽人祁雋藻所著《馬*農言》中“油出神池”的記載,道出神池胡油銷行之遙、銷路之暢,足以佐證當時神池油料加工之興旺發達,縣人稱為“油坊”。清代末期,全縣境內有油坊近百家,從業人員500余人,年加工胡麻250余萬公斤,產油75萬公斤,胡油大都銷往崞縣、忻縣、太原等地,那時用大油簍騾子馱運,一翻崞陽山,十里之外就聞見胡油飄香,當地人稱神池胡油來了。 獨特而傳統的胡油壓榨技術,不添加*工業浸出劑,從而保持了神池胡油的天然品質,發展成*的胡油品牌。用胡麻籽實壓榨的胡油,被群眾稱作凈籽胡麻油!渡轿髅禺a》中記載胡油的特點:久放不沉淀;生食無雜味,炸食物煙霧小,上色快,味道清香;色澤純黃而透明;營養豐富,有*價值。久食可治高血壓、血管硬化等病。胡油的碘價很高,所以干燥性很強,工業上廣泛地用于制造油漆和*油墨為,用來印鈔票和郵票;胡油含有亞麻膠,是良好的粘合劑,廣泛用于制革、醫藥和國防工業。上世紀80年代出口一噸胡油可換取外匯1200美元。俗語“吃一個油花、能精神三天”,說明了胡油的珍貴。曾經縣人廣為流傳的新諺“裝滿油罐罐,不愁錢串串”,說明了胡油在神池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價值地位,種植胡麻、生產胡油是神池老百姓增加收入、由窮變富的重要途徑,也是神池月餅、麻花的優質原料。 (三)、擁有彌足珍貴而良好的水資源——地下600米深層巖溶水 神池地上雖然缺水少流。但地下卻擁有豐富而良好的深層巖溶水。這種地下巖溶水稱為巖溶大泉。分布于我省的巖溶大泉共19處,是全省城市生活及工農業的重要供水水源,具有重要的價值。 神池現今所采的地下水屬于神頭泉域。神頭泉域范圍包括朔州市的朔城區、平魯區和山陰縣,大同市的左云縣,忻州市的寧武縣和我縣部分地區。泉域總面積4750平方公里,其中有3個蓄水構造為泉域巖溶水的富集區,幸運的是神池擁有3個中的1個,俗稱地下水庫,對嚴重缺水的神池來說,這是*珍貴的地下水資源。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現在,我縣先后共打地下深層水井在12眼以上,均采自地下600米左右,為全縣生活及工農業包括食品加工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源。 泉水為HCO3-Ca·Mg(鈣鎂)型水,礦化度285~360mg/L,總硬度232~277mg/L。水溫15℃左右,巖溶水水質總體良好。 (四)、擁有正在做強、做大、產業化發展的傳統特色食品——神池月餅、麻花 神池,因為盛產地道的胡油,也就自然而然、相生相伴地發展了源于胡油的干貨食品,到現在發展成為馳名的神池月餅、麻花之鄉!渡癯乜h志》記載,“從清末到新中國建國之初,本縣副食加工主要集中于私營干貨鋪,傳統食品有麻花、月餅、油食、三尖、白皮餅等”。1949年*1953年,全縣副食加工總產值保持在1萬元左右,1954年3.3萬元,麻花產值2萬元。是年縣副食加工廠建成投產,時有職工4名。1957年擴建,產值逐年上升,1963年,職工9人,主要生產麻花、糕點、月餅、醋、醬等,全是手工*作,總產值20萬元。其中縣副食加工廠產值9萬元。1969年,副食加工廠職工增加到29人,發展為半機械化,產值30萬元。 1976年,副食加工廠增為2個,產值104萬元。 1980年,副食加工廠增為3個,年產值299萬元。 1984年,糧油貿易*興辦糕點廠,經過學習引進太原食品生產技術,初步形成新一代神池月餅品牌。 1985年,全縣副食品加工單位14個,年產值達到830萬元。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胡油為原料的神池干貨食品有了迅猛的發展,尤以神池月餅、麻花為代表。每年八月中秋、新春時節,神池月餅、麻花*走俏。更有在太原、忻州、朔州、大同、神木乃*包頭等地的城鄉街頭,神池月餅、麻花的招牌隨處可見,不少人開爐立灶,搭棚設點,大打神池月餅、麻花的牌,大沾神池月餅、麻花的光,大發神池月餅、麻花的財,在特定的地域,從胡麻栽培到胡油加工,從中秋月餅到春節麻花,形成了天然特色、質優價廉的輻射晉、蒙、陜周邊地區的神池月餅、麻花品牌產業鏈條,使傳統干貨食品大放異彩,*火爆。老店新店爭奇斗艷,百花齊放,傳統美食的盛譽進一步發揚光大。2006年,經過舉辦*屆神池月餅節,全縣食品業得到了*的發展,以民營為主體的食品加工廠近400家,年產值達6000萬元。 (五)、擁有體現儒商或晉商精神的神池商賈品牌——可供今人鑒借弘揚的傳統商業文化遺產 民國年間,神池縣屬偏遠小縣,然而商業卻較為繁榮。據《中國實業志、山西卷》載,民國二十五年(1936),全縣私營商業116家,從業人員906人,集中分布于縣城、義井、八角、利民四鎮。1938年日軍入侵,全部停業,國破業亡。 清代神池商賈以宮氏家族為*。根據宮家23世宮斌介紹,神池宮家經商一直昌盛300余年,其特點是走出縣城,東*河北獲鹿、石家莊,西*河曲,北*呼和浩特,南*太原,都有宮家的連字店鋪,總計60余座,字號“大成”。 清代的嬸池商業實行晉商運作模式,由有錢的財主出錢股,相當于現代的董事長、總裁,財主又雇用掌柜經營,相當于現代的總經理、總監。而二掌柜、店員、伙計、學徒三年才能*為店員、伙計。宮家的“大成”字號統一著工裝。工作服分為三等,頭等上下兩個衣袋,上衣袋裝往來帳目記事,下衣袋裝與人交往洽淡所需之物;中等工作服只有上衣袋;三等工作沒有衣袋。 宮家在呼和浩特的“大成”字號講信用,商德滿晉,以人為本,大興行善積德之風,就連來北方做生意賠本,過年回家沒有路費的人都來“大成”字號過冬管吃管住,待來年春暖花開再尋門路。 宮家多聘用崞縣、壽陽、平遙等商賈經營,這樣一般人只見臺前的崞縣、壽陽掌柜、伙計、店員,而不知幕后的財主都是神池人。 清末民初,神池商界又出現了一枝新秀,這就是谷家。初由谷如墉創辦“亨義合”糧店,“忠信長”雜貨店,“天德當”典當鋪,谷如墉為財東,成為神池商界的有力支柱。谷如墉,光緒十六年進士,曾任戶部主事、戶部員外郎、民國山西*任民政長、山西大學堂監督、中學專齋*等職,為辛亥以來影響山西的*人,為功昭三晉,蔭庇后世的教育大家。民國年間,谷家又出現了后起之秀谷思慎,是谷如墉的侄子,留日學生,曾和孫中山共創同盟會,是閻錫山的的入會介紹人,民國眾議院議員。孫中山逝世后,曾一度歸里經商。聘用崞縣*姓商賈為大掌柜,曾選為神池商會會長!爸倚砰L”雜貨店兼營油坊、面坊、粉坊等。 在宮谷商號的影響下,1933年,神池商號如雨后春筍,林立滿街,《山西省統計年鑒》記載全縣有商號96家,店員784人,資本5.19萬銀元。有檔次的字號如:保和永、正積長、德利蔚、公義亨、雙合號、樓飯鋪(地址三道街牌樓東北隅,財主城關人宮郁文,主營拉面、油食、月餅、點心俗稱糧墩兒等神池*產品)、意誠正(掌柜壽陽人,主營油坊、面坊、粉坊)、敬勝吉(地址三道街路南,財主賀職*嘉賓,主營胡油等)、德合店(地址南關,財主城關人張高,主營胡油)、東稍店(地址今供銷大樓東,財主段黃咀人,主營批發貨物)、萬聚成、義成厚、德合源、德盛成、德慶永、義和亨、延壽堂藥鋪、靳家銅鋪、道生成洋貨莊,等等。這些字號名稱,多有商業品牌文化講究和說法,體現了文化底蘊,用現代詞語就叫“儒商”,也可稱為“晉商”。 二、擁有正在開始挖掘的神池月餅文化品牌 一是關于神池胡麻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女媧把天補好后,人間一派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男耕女織的和諧景象。一日,女媧閑暇逍遙,不覺到了神池地界,感到微風習習,甚是舒坦、愜意,神志間有了微眠之意,遂側臥于碧綠的田野上,一覺醒來已是正午時分,灼熱的陽光烤曬得女媧香汗淋淋,她隨手在額頭上摸拭兩下,甩手把香汗灑向田野溝壑間,一種叫胡麻的植物得香汗后,麻籽的香氣異常,風一吹,果實灑滿大地,一時間整個坡塄地頭全是胡麻籽的香味。女媧聞后,神清氣爽,隨手又甩了幾下香汗,一部分汗珠又落在胡麻上;一部分落入大地滲入地下水中。此時香氣氤氳直上九霄,玉帝驚異,即派各路神仙前往打探,眾神仙順香氣一路尋來,好一派郁郁蔥蔥、香翠欲滴的景致!諸神仙神思恍惚、樂而忘返。玉帝等待時久,仍不見一神一仙返回,遂駕起祥云前往觀望,一看著實驚羨不已,各路神仙如癡如醉,晃悠于其中,玉帝驚嘆到:天上有瑤池,人間有神池啊。后玉帝吃到當地的月餅,憾到:天庭何無此餅?此乃神餅也;靥焱r,向當地百姓討要了一籃,回庭后分與*母和眾神仙。后*母派神仙到神池學習月餅制作技術,終因天庭無神油、神水而未制出。因此后人將縣名定為神池縣,百姓將用胡麻籽榨出的油稱為神油,將地下汲出的水稱為神水,將月餅稱為神餅。 二是神池月餅與康熙皇帝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有一個神奇傳說 史載清康熙帝于康熙三十六年農歷二月二十四日(1697年3月15日)第三次御駕親征不服*化的噶爾丹,由大同、朔州行經神池義井,人困馬乏,人馬多而河水少,當地官員正在惆悵之時,河水驟溢,湛藍清澈,人馬飲后精神倍增。此日恰逢集日,義井八方商賈、人聲喧鬧。親民愛民察民的康熙皇帝乘興御游了集市,發現趕集的商賈以香味誘人的月餅為干糧,甚感驚奇,便向周圍發問,二月緣何有月餅?接駕的地方官回奏曰:用壇甕貯存中秋月餅以備過時節之需乃當地流傳已久的民俗,密封于壇甕中的月餅可放年對年而不變味。每逢中秋時節,在街頭院落、大街小巷,殷實的人家都要砌爐灶、支爐鏊(一種鐵制的烙餅炊具,平面圓形,中間稍凸)、爐月餅,當地百姓用地道的神池胡油和水為原料配以玫瑰、芝麻仁等制作月餅,于是四鄰八鄉,處處聞香。 月餅爐好后,中秋賞月夜吃一部分,親朋好友相互祝賀饋贈一部分,因為用胡油爐制的月餅不但香酥可口,而且營養豐富,人們吃了還耐饑。所以不少人家還要用壇甕加以貯存,以備時分八節、趕集出行、士子趕考、下地勞作搬干糧之用。 置身其中的康熙皇帝聽了地方官的陳奏后,不由地觸景生情,被這種獨特而樸實的月餅文化所感染,回到行幄之中,當眾欣然濡墨揮毫御書了“塞上商賈,義井*佳”匾額以表感慨。 興致不減的康熙皇帝經不住月餅香味的誘惑,破例加餐了月餅夜宵。吃著獨特的月餅,想著將士飲馬之義井河“驟溢”的神靈奇異,倦意頓消,贊賞曰:山陜蒙偏僻之地,塞上商賈之鄉,出產如此香美月餅,京城繁華焉有乎?實乃民風崇樸、民俗務儉、民德向善、民情厚道遺風之造化也。西征路上能吃到象征團圓的“常香圓”月餅,不僅令朕大快口福,更乃振奮士氣、平定叛亂、江山一統、創我大清“長祥圓”和諧盛世之無量洪福也。 純樸而深明大義的神池百姓,為了表達對征叛的支持,競相拿出貯存的月餅獻于軍中,犒勞將士。將士們食“塞上商賈”之鄉的月餅,挾“長祥圓”之愿的瑞氣,宣威噶爾丹。居無廬,出無騎,食無糧,走投無路的“孤家寡人”噶爾丹*后自殺,所部投降的投降,歸順的歸順,臣服的臣服,這股民族分裂勢力分裂江山的圖謀被徹底根除。維護了祖國的長久統一,促進了民族的祥和團結,構建了黎民的圓滿幸福。 從此,康熙皇帝率師飲馬的義井河更名為興龍河。 “常香圓”改名為“長祥圓”。 三是古時文人墨客對神池、神池月餅的贊頌 神池月餅源遠流長,古時許多文人墨客對神池、神池月餅予以贊頌,形成了獨特的月餅文化。清宮士式詠道:“清流五道繞城馳,城若龜形枕海湄。更有城頭樓望海,佳名斯號曰神池。不論山田與水田,胡麻麥豆種年年。夫耕婦?相隨外,剩有兒童叱犢鞭!泵枥L出一幅胡麻種植與人文生態自然美麗、和諧發展的畫圖。清朝官吏*授寫下的“何時饋到胡麻飯,問我神仙骨幾分”的詩句,表達了對胡麻飯的渴求。又有清代宮林鐘的《竹枝詞》詠唱到:“賞月樓頭各秉虔,中秋瓜果當綺筵。紅綾美餅分如許,*喜兒孫繞膝前”。勾畫出平頭百姓合家團圓慶中秋的歡樂祥和景象。從神池、神油、神水的傳統文化底蘊中不難領略品味和觸摸到神餅傳承的文化緣源。 三、發展思路 以上五個亮點、兩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加上古時文人墨客對神池、神池月餅的贊頌,對現代神池月餅品牌的打造,具有無法取代的現實意義。 一是充分籌劃準備,舉辦好第三屆神池月餅文化節?梢哉f她是神池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平臺,事關神池的整體形象,事關神池品牌開發,事關神池月餅產業的發展方向,事關神池月餅加工企業的成長方向,事關貨幣流通方向。我們的傳統古會端陽節物資交流大會是外地人唱主角,本地人掏腰包,貨幣往外流;而月餅節的效益正好相反,主角是月餅加工企業,外地人要來神池訂貨,買月餅就要掏腰包、開支票匯款,是貨幣往里流。這對月餅加工者來說意味著商機,意味著賺錢,意味著效益。要形成各方支持,共同推動機制,進一步系統而成功地整合、打造好神池月餅文化品牌,擦亮窗口,整靚文化,形成厚重的品牌文化內涵和沖擊力。把我們的第三屆神池月餅文化節辦成經貿研討會、展銷會、洽談會、招商會,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重要平臺,成為神池對外開放的宣傳窗口。 二是營造“諸侯會盟”、“抱團打天下”的良性企業競爭氛圍。各食品加工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抱成一團尤為重要,要聯合作戰,一致對外。要充分發揮食品協會的作用,不斷推動行業自律建設,杜絕低價競銷的不良競爭行為,打擊惡意競爭和市場欺詐行為。要將“散落的珍珠”串起來,就要形成*引導、部門監管、行業自律、協會推動、企業運作的良性互動機制,整合社會力量,發揮特色優勢。使我們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月餅、麻花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營造品牌建設的良好環境。*重要的是從決策者到經營者要確立品牌理念,確立并走出一條神池月餅產業“商標興產、文化興業、質量興縣、品牌興神”的富民發展必由之路,發展品牌經濟,*神池形象,使神池月餅成為神池獨特的名片。品牌萬里行,萬里行品牌。在我們食品行業中,要廣泛確立起商標是企業和產品的名片的觀念,也是重要的知識產權的觀念,品牌具有企業法人相對獨立性和自主性。要尊重品牌的專利,品牌文化的勞動創造;也要運用各種手段維護品牌專利,維護品牌擁有者的勞動創造,進而激發更多的有識之士積極投入品牌創建活動中來。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動力,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良好的商風商德,在全縣營造“做品牌、推品牌、育品牌、出品牌、用品牌、愛品牌、護品牌”和“靠品牌”競爭市場、拓展市場的社會氛圍,改變目前我縣食品行業和產品過度依賴降價競爭、進而破壞市場環秩序、*食品加工企業效益和行業整體效益為代價的發展狀況。 四是充分發揮食品協會的行業社團組織的自律作用。建立民間交流與合作機制,建立科學的行業自律體系,維護行業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傳遞行業信息,規范市場秩序,嚴格注冊商標使用管理,制止和杜絕濫印注冊商標的包裝彩箱在市場*通,及時宣傳貫徹行業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管理和充分發揮溝通會員與*間的橋梁和?帶作用,推動和保障神池月餅、麻花食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部分內容載于2006年4月24日《忻州日報》晚報版《長祥圓的傳說》,2006年7月16日《忻州日報》文化旅游周刊《漫話神池月餅》,2006年9月1日《山西日報》*時尚.“他鄉美食”欄目) |
|
 |
|